专访萧深 | 版权战争中,小众项目如何破风?
开门见山地说,专访乐视体育自行车频道主编萧深,旨在了解在目前国内巨头对体育赛事版权竞争堪称惨烈的大背景下,小众项目拿下了版权后如何运作,类似乐视体育独立开发硬件(超级自行车)的公司,又是如何结合赛事版权进行所谓的生态打通这些问题。
体育产业生态圈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我们
乐视体育常常是作为200+版权和10000+比赛场次的版权巨头为人们所熟知的,与当初乐视网不遗余力拿下电影、电视剧的版权类似,乐视体育这个成立不久的互联网公司在短时间内把超过200个体育项目纳入麾下,除了腾讯的NBA和PPTV的西甲,他们似乎真的兑现了当初那句“在我设定的规则里永远打不过我”的豪言。
问题随之而来,版权拿到了以后呢?
特别是相对于足篮高网等拥有火热球市的小众赛事——搏击、赛车、自行车、帆船、极限运动、台球,这些赛事在中国的关注度并不高,或许有一批爱好者,但由此产生的价值远不能cover昂贵的版权成本,我们常说乐视买下这些版权只是为了为自己的体育生态进行布局,为投资者们讲故事,但如果仅从自行车项目来看,读完这篇专访的你或许会改变一些看法。
乐视体育自行车频道主编萧深
见到萧深是在亚洲自行车展览上,在属于自行车的顶级行业展会上,乐视体育派出了手下的两名悍将——智能硬件超级自行车和版权内容自行车频道,与萧深一齐出现的还有自行车专家、号称“看穿一切”的陈子昊陈主任。
听说了我们的来意以后,虽然数日疲惫不已,他还是答应了接受生态圈的专访。
大概在七年前,我开始看自行车比赛,那时觉得自行车的魅力在于挑战极限,随着比赛越看越多,开始研究团队、战术、配合,这个是有一个过程的。人们说自行车运动的门槛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小众项目都具有门槛,不然也不会称其为小众,自行车不是单纯的竞速、耐力运动,而且不同观众关注的点也不一样,虽然我是一名专业评论员,但我不觉得那些说“看环法是看风景”,说“看自行车比赛关注一个车手下坡、冲刺的速度很快”,说“看七个小时完赛、一天爬了七座大山”这些不是很好的观赛角度,我觉得这些角度都能够让更多人去更好地理解这个项目。这样来说,如果我们能为观众提供更多的观赛角度,其实无形中也降低了自行车项目门槛。
萧深在2015环法前方采访冠军弗鲁姆
首先我想说的是,在如此之多的体育门户里,像乐视体育这样近乎不计盈亏去重视小众项目的公司确实是很少的,这本身来说就给了我们发挥的空间。
我是一名狂热的自行车爱好者,做梦也没有想到有一个平台能聚合几乎全世界的顶级自行车赛事,而当我正式就任频道主编后,发现聚合了版权至少会带来这样的影响:
首先是人才,因为项目小众的原因,版权聚合后整个国内的顶尖人才都会聚集到你的麾下,包括陈子昊陈主任,邹成指导,这些都是行业里的KOL,电影里说“有人就有灯”,很现实的问题是当你聚合了版权,就能打造一支王牌团队,而他们一定程度上能代表这个行业的旗帜。
人才聚合后带来的是用户,我们能提供最全的比赛、最专业的服务,车迷蜂拥而至是一个很顺的逻辑,今年的环法、环西,通过版权聚合、人才聚合、用户聚合的“三个聚合”,我看到了自行车的未来。
萧深、邹成、李陶、陈子昊四大解说
虽然有点尖锐,但还是想问,然后呢?乐视体育消化版权的能力一直受到质疑,就自行车频道来说,在坐拥这样一座金矿后,你们到底是怎么运营的?
以往自行车企业是更倾向于在线下活动中投入赞助,但今年的环法、环西时,“速联”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他们在乐视体育中投入了硬广,实实在在是投了钱,是在根据行业的变革调整自身的营销策略。
——当你拥有“三个聚合”这样强大的资源时,以前看似做不到的事情变得容易了。
当你拥有一个赛事的版权,又能派出一个行业信服的类KOL的工作团队,并且聚合了用户,你能做的绝不仅仅是后方直播、前方报道的传统形式,我们可以与国内外赛事实现更多版权之外的合作,比如赛道体验以及更多骑行旅游;我们可以为用户提供权威的骑行装备分销甚至生产,与专业的骑行品牌商联合推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
听到这几个词大家会觉得,熟悉的故事又来了,我眼里所谓的垂直化是指在频道运营时瞄准精确用户,纵深发展。而所谓的产业化则是充分发挥我们自行车频道专业和版权的优势,但不局限于这个,而是当我没有了版权,我的结构依然完整丰满——因为那时我已和骑行装备、观赛群体的生活融为一体,能够去满足他们关于自行车的多种需求。
出现超级自行车这个产品,本身是公司对行业和自行车项目重视的表现。对于自行车这个试图在垂直化发展,且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的项目来说,这必定是一个好消息。
其实正因为有了超级自行车,我们才能够尝试去谈所谓的自行车生态,我理解的自行车生态,必定是要包括非线上、非赛事、非内容的部分,而频道的强媒体属性(版权、人才)结合自行车的强硬件属性(落地),能极大扩展生态的战略。
比如有很多人质疑,超级自行车和自行车频道的受众差别巨大,但是所谓的打通线上线下对于自行车而言也是两个方面的,一个当然是打通高端骑行者观赛的这样一个逻辑,第二个大家很少想到的是,相对大众的骑手也可以去关注自行车比赛,不同群体之间的联系是一条神秘的线,属性未知需要探索,但那条线是存在的。
2015年8月11日问世的乐视体育超级自行车
自行车人口是个很大很泛的概念,我无法通过环法、环西的简单流量统计去估算中国的自行车人口,但我有这么几点想说:在中国的万千城市里,依然有许多人把自行车当做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在大城市里虽然自行车的出行意义在下降,但大量的骑友仍然乐此不疲去攀山、去竞速……作为自行车频道人,我更直观看到的是看环法、环西顶级比赛的人数与日俱增,这些人都是所谓的自行车人口,都是能够推动这项运动发展的潜在力量,因为他们的存在,才有我们的使命。
中国有许多的普通骑行爱好者,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骑行俱乐部,周末出游、爬山,车友们是爱这项运动的,虽然可能不知道何谓环法、何谓环西,但试想——如果有一天,环中国赛经过了他们的家乡,他们能够骑上自己的自行车与冠军车手一同进行一场荣誉一生的荣耀骑行,也许这辆车不是闪电、不是崔克,这些人虽然不是我们的核心用户,但正是千千万万个他们在推动这项运动的发展,这也是我的自行车情结吧。
其实是有的,这个问题非常宏观来说,像小众赛事垂直化、打通线上线下的发展模式,本身是否有成熟案例,是个有待考察的问题,在互联网大潮汹涌袭来,人们的体育需求过度膨胀的现今,我与我的团队面对的其实是一个迷雾重重的未知世界,是没有人走过的路。
有人说跑步与赛车像自行车,可以参考他们的发展模式,但跑步的零门槛与赛车的直观刺激并不是自行车项目所具有的,它更像是居于跑步与赛车之间的特殊项目,我们既没有跑步良好的基础,也没有实际参与跑步赛事的汪洋大海一般的群众基础;既没有与赛车相关联的汽车行业的商业化程度,也没有赛车行业的成熟度……但我觉得也不能说自行车没有机会,可能你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红海,但我相信爱自行车的人是多而深邃的存在,我们有自己的蓝海。
在行业峰会上,我把今年称作自行车在中国进行赛事直播的元年,是因为第一年国内充斥着这么多的顶级赛事,并配备了这么强大的专业阵容,厂商开始调整营销策略,用户开始给予积极反馈,你可以说我们喜欢讲故事,可以说我们的未来谁也看不清,但我回首这四个月曾经走过的路,那脚印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它一步深于一步,它让我坚信前方有自行车的未来。
世界冠军彼得萨甘在2015世锦赛中的突围
责任编辑:Camel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